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,提高審計工作質量,對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具有重要意義。如何做好審計項目工作,提升審計質量,應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。
做好審計實施方案編制。一是認真做好審計調查工作。采取審前向財政、環(huán)保、人社等部門征求意見,進點會向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問卷調查,進點后與相關人員座談等方式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;收集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,資源、資產、資金管理分配,工程、脫貧攻堅、民生保障和改善等項目、經濟社會發(fā)展規(guī)劃和政策措施的制定、執(zhí)行等資料。二是科學編制實施方案。根據審計調查情況進行分析,評估被審計單位存在重要問題的可能性,結合審計目標,確定審計的重點及應對措施,編制重點突出、內容完整、切實可行的審計實施方案。
強化審計現場管理。一是嚴格按照批準的審計實施方案開展審計工作,不得超范圍、越權審計。二是做到應審盡審、凡審必嚴。方案中列明審計事項的全部要審,杜絕只編方案不審計情況;所有審計事項做到審深審透。三是切實做到審計證據充分恰當。收集的審計證據既要能如實反映客觀事實,又要與結論相關聯,要充分了解問題發(fā)生的背景、原因,現場需要和被審計單位溝通的要充分溝通,避免征求意見環(huán)節(jié)出現異議。四是審理前置。法規(guī)審理人員應到審計現場對問題的定性及依據進行指導,提高發(fā)現問題的定性及依據的準確性。五是嚴格執(zhí)行工作匯報制度。定期匯報審計工作開展情況,并及時匯報審計實施現場發(fā)現的重大問題,不得隱瞞。
充分利用大數據。一是依法依規(guī)及時采集與審計目標相關的國庫支付中心、養(yǎng)老保險、涉農補貼、財政供養(yǎng)人員等數據。二是及時處理數據,對不能直接使用的數據進行處理,使之成為格式化數據,以便分析使用。三是建立數據庫,并定期對數據進行更新。四是建立常用數據分析模型。充分發(fā)揮審計人員的集體智慧,理清分析思路。五是具體審計項目根據審計事項需要,可以用模型分析的,調用模型分析,否則與審計組人員充分研究,對相關數據重新進行分析??傊?,切實做到數據應分析盡分析,把“向信息化要資源,向大數據要效率”的理念轉化為實際,提高審計工作實效。
加強審計能力建設。一是建立長效學習機制。通過選派人員到審計培訓機構學習,參加“審計大講堂”、中國審計數字在線網上培訓、單位組織經驗交流、以審代訓、傳幫帶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,提高審計人員的政治素質、業(yè)務能力、責任意識。二是重視人才引進。通過吸納受教育程度好、政治素質、專業(yè)素養(yǎng)高的計算機、法律、工程、審計、財務等人員進入審計隊伍,優(yōu)化人員結構,為提高審計項目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。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